穿耳洞后,您的皮膚微生物組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你可能從來沒有意識到,但有數萬億的微生物生活在我們的皮膚上– 刺穿皮膚并插入金屬物體,也稱為穿孔,會在微生物組中產生顯著變化。
來自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團隊與當地紋身店,收集了 28 名正在打耳洞的志愿者的皮膚拭子。拭子在穿孔前開始,并在接下來的兩周內收集樣本。
研究人員想仔細研究這種突然的變化是如何微生物組環境——可能會改變從皮膚形狀到溫度的一切——會影響生活在附近的微生物的生活。
從細菌的角度來看,真核生物和其他以皮膚為家的微觀生物一樣,穿孔是一種災難性的世界末日事件——就像大地震或流星撞擊一樣——這在微生物組分析中得到了證實。
“我們發現,隨著時間的流逝,新的穿孔環境與更大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復雜性顯著相關,與暴露的耳垂皮膚相比,生物相互作用的性質存在根本差異,”寫研究人員在他們發表的論文中。
正如該團隊所指出的,穿孔過程始于皮膚的消毒,有效地清除了微生物的“地面”,為新的微生物群落提供了新的遷入空間。
之后,觀察到更大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復雜性。在微生物群方面,這些區域開始與其他潮濕的皮膚斑塊更緊密地匹配,就像你在腋窩里發現的那些或鼻子.
這表皮葡萄球菌和痤瘡桿菌發現細菌在穿孔周圍特別普遍。它們都有潛在的危險,但當它們一起存在于同一個地方時,它們往往會保持彼此的平衡。
當然,皮膚穿孔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它一直在發生幾千年來.然而,這是科學家們第一次能夠仔細研究皮膚表面最微小的生命形式可能產生的后果。
與我們身體內的許多其他地方一樣,皮膚微生物組需要保持謹慎的平衡以保持我們的健康。研究穿孔及其后果可以幫助我們更多地了解如何保持這種平衡。
“我們從人類學和社會學中知道,穿孔是人類表達、聯系和身份的獨特象征,”說生物學家Charles Xu,來自麥吉爾大學。
“通過這項研究,我們已經表明,皮膚穿孔也代表了生態系統自我工程的無意行為,即人類皮膚。
該研究已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生物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