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具有“雙性戀基因”的直男生更多孩子
科學家們首次確定了與人類雙性戀行為相關的遺傳變異,并發現這些標記物與冒險精神有關,當它們由異性戀男性攜帶時,它們會有更多的后代。
密歇根大學教授、這項新研究的資深作者Jianzhi “George” Zhang告訴法新社,它有助于回答長期存在的進化難題,即為什么自然選擇沒有消除同性吸引力的遺傳學基礎。
這研究,發表于周三科學進展,基于超過450,000名歐洲血統的數據,他們注冊了英國生物銀行,這是一個長期的基因組學項目,已被證明是健康研究的一大福音。
它建立在不斷增長的研究包括一個開創性的2019年論文科學研究發現,遺傳變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一個人是否從事同性行為,盡管環境因素更為重要。
“我們意識到,在過去,人們將所有同性戀行為混為一談......但實際上有一個光譜,“張說,解釋了新工作的部分動機。
通過研究參與者的完整DNA或基因組集,并將這些信息與調查回復相結合,Zhang和他的合著者Siliang Song能夠確認與同性行為和雙性戀行為相關的特征實際上是不同的。
“自然是復雜的”
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單獨分析——這反過來又揭示了攜帶這些標記的男性異性戀者,他們稱之為雙性戀行為(BSB)相關等位基因,比平均水平生了更多的孩子,從而將這些基因向前推進。
更重要的是,那些自稱是冒險者的男性往往會生更多的孩子,并且更有可能攜帶BSB相關的等位基因。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男性BSB相關的等位基因可能在生殖上具有優勢,這可能解釋了它們過去的持久性并預測了它們未來的維持,”作者寫道。
盡管英國生物銀行的調查只是詢問受訪者是否認為自己是冒險者,但冒險行為可能涉及更多無保護的性行為和更多的伴侶。
“自然界是復雜的,”張說,他反思了一個單一基因可以影響多個性狀的事實——這種現象被稱為“多效性”。
“在這里,我們談論的是三個特征:孩子的數量、冒險精神和雙性戀行為:它們都有一些共同的遺傳基礎。
另一方面,當異性戀男性攜帶時,排他性同性行為 (eSSB) 相關等位基因與生育較少的孩子相關——這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特征會逐漸消失。
然而,英國生物樣本庫的數據也顯示,幾十年來,報告雙性戀和同性戀行為的人數比例一直在上升,這可能是由于社會日益開放。
例如,作者估計,一個人的行為是否是雙性戀,40%受遺傳影響,60%受環境影響。
“我們想明確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主要有助于人類性行為的多樣性、豐富性和更好的理解,”他們強調說。
“它們絕無意暗示或支持基于性行為的歧視。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