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 15 根互聯網電纜即可將澳大利亞與世界其他地區連接起來
澳大利亞政府本周宣布將在四年內花費1800萬澳元建設一個旨在確保安全的新中心海底電纜為國家的互聯網提供動力。
電纜連接和復原力中心的任務是保護整個印度-太平洋地區的關鍵海底電信電纜免受來自印度-太平洋地區的重要海底電信電纜的蓄意干擾。惡意行為者或意外損壞.
這是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互聯網直接做出貢獻1670億美元或一年以上對澳大利亞經濟的影響。從平凡的社交媒體更新到推動全球經濟的巨大交易,這些電纜使一切成為可能。
但是,是什么促使澳大利亞現在迫切需要更好地保護這些關鍵的電纜呢?
互聯網的骨干
海底電信電纜鋪設在深達8000米的海底。他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中葉,由商業利益以及帝國控制.
大英帝國投資了這些電纜,以連接和控制其遙遠的領土。事實上,它們被稱為”大英帝國的神經系統".
這1858年第一條跨大西洋電纜展示了各大洲之間快速通信的潛力。這徹底改變了商業和治理。
這些電纜通常不比花園軟管寬。它們包含包裹在厚塑料層中的光纖以提供保護。它們可以以以下速度從電纜的一端傳輸到另一端為止每秒 300 太比特。
就上下文而言,每秒 20 太比特可以同時流式傳輸大約 793,000 部超高清電影。憑借每秒 300 TB 的容量,處理數字數據的可能性幾乎是無限的。
目前大約有140萬全球數公里的海底電纜投入使用。只15 種已知的國際電纜管理99%澳大利亞的數據流量。
新中心將做什么?
新中心將在整個印度-太平洋地區提供技術援助和培訓。它還將支持該地區的其他國家政府制定更好的海底電纜政策。
這延續了澳大利亞長期以來對保護海底電纜免受威脅的承諾,例如捕魚活動造成的意外損壞或惡意行為者的攻擊,包括兩者國家和非國家實體.
2011年,澳大利亞是第一國加入國際電纜保護委員會(該委員會致力于提高海底電纜的安全性)。
澳大利亞對海底電纜有指定的保護區和嚴格的規定。其他國家和行業機構將此視為金本位.
澳大利亞建立了新的有線連接和復原力中心,以解決其日益依賴互聯網所帶來的脆弱性。
但全球技術政治發展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威脅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已成為中美爭奪技術主導地位的決定性特征。由于以下原因,我們可以使用基于互聯網的人工智能工具海底電纜.
人工智能的突破也可能徹底改變生產力、工業和創新。人工智能已經被用于醫學研究、診斷、銀行業務和簡化工作流程。國防部門也在不斷增長依賴人工智能用于數據分析和先進武器裝備。
這進一步凸顯了對強大數據保護的迫切需要,其中包括確保海底電纜的安全。
因此,新的電纜連接和彈性中心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必需品。它對國家安全也至關重要。它使澳大利亞能夠將自己定位為該地區的關鍵數字安全提供商。
需要細微差別
但是,海底電纜技術的專業性需要一種細致入微的方法。
雖然新中心的工作人員都是澳大利亞公務員,但新中心的成功取決于與在電纜制造、鋪設和監測方面經驗豐富的私營部門專家的密切合作。
這種伙伴關系對于解決物理和數字脆弱性問題至關重要,同時應對復雜的行業和地緣政治動態。
谷歌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的主導地位是另一個復雜因素。他們控制著超過20%的新海底電纜安裝在電纜行業。
政府的新中心必須平衡國家利益與行業控制,以避免權力集中。隨著大型科技公司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一點尤為重要。
政府表示,新中心對四– 澳大利亞、印度之間的外交伙伴關系,日本和美國.但該中心也需要與其他國際伙伴進行接觸。
例如,澳大利亞可以向新加坡等國家學習,這些國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電纜管理戰略。其中包括將新加坡的有線電視網絡增加一倍的計劃到2033年.
與四方對話以外的國家接觸也將增強澳大利亞的數字基礎設施復原力。
新的前進方向
新宣布的有線連接和彈性中心預示著澳大利亞數字基礎設施安全方法的轉變。
從歷史上看,澳大利亞在遏制中國科技方面采取了對抗立場。2016年,華為拒絕了華為對華為的收購請求,就是一個例證。建造珊瑚海電纜,以國家安全問題為由。
然而,新中心設在外交和貿易部內,這一事實標志著向更加外交的方針過渡。
它反映了澳大利亞打算減輕中國對海底基礎設施、人工智能和技術標準的影響,同時平衡國家安全與外交接觸。
它會起作用嗎?只有時間會證明一切。但是,從對抗轉向外交是一個可喜的事態發展。這可能會幫助澳大利亞應對日益復雜的全球技術格局。
辛西婭·梅布布(Cynthia Mehboob),國際關系系博士學者,澳大利亞國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