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與ADHD:有什么區別,為什么重要?
周圍每 20 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多動癥).它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神經發育障礙之一,通常會持續到成年期。
多動癥是診斷當人們遇到注意力不集中和/或多動和沖動的問題時,這會對他們在學校或工作、社交環境和家庭中產生負面影響。
有些人稱這種情況為注意力缺陷障礙或ADD。那么有什么區別呢?
簡而言之,以前稱為ADD的東西現在被稱為ADHD。那么我們是怎么走到這一步的呢?
讓我們從一些歷史開始
這第一個臨床描述1902 年,患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和沖動的兒童。英國兒科醫生喬治·斯蒂爾教授提出一系列講座,講述了他對 43 名兒童的觀察,這些兒童具有挑釁性、攻擊性、不守紀律、極度情緒化或熱情。
從那時起,我們對這種疾病的理解不斷發展,并進入了《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即DSM。臨床醫生使用 DSM 來診斷心理健康和神經發育狀況。
1952 年出版的第一部 DSM 不包括特定的相關兒童或青少年類別。但是再版,1968年出版,包括一個部分關于年輕人的行為障礙。
它將ADHD類型的特征稱為“童年或青春期的過度反應”。這描述了患有這種疾病的兒童過度、不自主的運動。
在 1980 年代初期,第三代帝斯曼添加了一個名為”注意力缺陷障礙“,列出了兩種類型:注意力缺陷障礙跟多動癥(ADDH)和注意力缺陷障礙為亞型沒有多動癥。
然而,七年后,修訂后的 DSM (DSM-III-R) 用 ADHD 和我們今天擁有的三種亞型取代了 ADD(及其兩個亞型):
- 主要是注意力不集中
- 主要是多動-沖動
- 組合的。
為什么要將 ADD 更改為 ADHD?
由于多種原因,ADHD 于 1987 年在 DSM-III-R 中取代了 ADD。
首先是關于多動癥存在與否的爭議和辯論:多動癥中的“H”。當 ADD 是最初命名為,很少有研究來確定兩種亞型之間的異同。
下一個問題是圍繞“注意力缺陷”一詞,以及這些缺陷在兩種亞型中是相似還是不同。關于這些差異的程度也出現了問題:如果這些亞型如此不同,它們實際上是不同的條件嗎?
與此同時,對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缺陷”)的新關注認識到,注意力不集中的兒童行為可能不一定是具有破壞性和挑戰性,但更有可能是健忘和白日夢者。
為什么有些人使用ADD一詞?
有一個診斷激增在 1980 年代。因此,有些人仍然堅持使用ADD一詞是可以理解的。
有些人可能因為習慣而認為自己患有 ADD,因為這是他們最初被診斷出的,或者因為他們沒有多動/沖動特征。
其他沒有多動癥的人可能會使用他們在 80 年代或 90 年代遇到的術語,而不知道術語已經改變。
目前如何診斷多動癥?
DSM-5 中概述的 ADHD 的三種亞型是:
- 主要是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型的人難以保持注意力,容易分心和健忘,經常丟失東西,并且無法遵循詳細的指示
- 主要是多動沖動。具有這種亞型的人很難保持靜止,需要在結構化的情況下不斷移動,經常打斷他人,不停地說話,并與自我控制作斗爭
- 組合的。那些具有組合亞型的人會經歷那些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動沖動的人的特征。
多動癥診斷繼續上升在兒童和成人中。雖然多動癥通常在男孩中被診斷出來,但最近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女孩和婦女尋求診斷。
然而,一些國際專家比賽由美國臨床實踐推動的 ADHD 定義的擴展。他們認為,患有這種疾病的年輕人的不良行為和教育成果的挑戰是由每個國家的文化、政治和當地因素獨特地決定的。
無論名稱如何變化以反映我們對該病癥的了解,多動癥繼續影響許多兒童、青少年和成人的教育、社會和生活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