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溫室效應首次在地球上完全模擬,而且是“地獄”
研究人員周一表示,他們首次模擬了失控的溫室效應的所有階段,發現它可能會在未來幾個世紀內將我們的綠色星球變成無法居住的“地獄”。
地球只需要升溫幾十度就可以刺激失控的變暖,使其變得荒涼金星,根據美國宇航局的數據,這顆行星的平均表面溫度約為 464 攝氏度(867 華氏度)。
來自日內瓦大學(UNIGE)的天文學家團隊,在法國巴黎和波爾多CNRS實驗室的支持下,宣布他們是第一個模擬失控溫室效應的所有階段。
溫室效應是地球大氣中的某些氣體捕獲太陽熱量的過程。
一些溫室氣體是自然產生的,如水蒸氣。其他的,如二氧化碳,也可能由人類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污染性化石燃料產生。
UNIGE-CNRS研究中研究的失控溫室效應發生在太陽輻射增加時,引發行星溫度急劇上升,滾雪球般上升。
“從這個過程的初始階段開始,大氣結構和云層覆蓋就發生了重大變化,導致幾乎不可阻擋且非常復雜的逆轉失控的溫室效應,”天文學家說在一份聲明中說.
不可逆
這項研究的部分目的是為研究其他行星的氣候提供一種工具,特別是圍繞太陽以外的恒星運行的所謂系外行星,并幫助確定它們承載生命的潛力。
但它也提供了對未來幾個世紀地球氣候風險的洞察。
研究人員強調了地球和金星之間的區別,地球是一個覆蓋著海洋和生命的美妙的藍綠點,而金星是一顆無菌的含硫行星,是我們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
但這項研究發表在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回顧發現,“太陽輻射的極小增加——導致全球地球溫度僅升高幾十度——就足以在地球上引發這種不可逆轉的失控過程,使我們的星球像金星一樣不適宜居住”。
溫室效應失控的想法并不新鮮。
它設想了一顆行星從溫帶狀態(如地球上發現的狀態)演變為表面溫度高于 1,000 攝氏度(1,832 華氏度)的行星。
研究人員說,小程度的溫室效應是有用的,并指出如果沒有它,地球的平均溫度將低于冰點,它將是一個對生命充滿敵意的冰球。
但過多的這種影響會增加海洋的蒸發,從而增加大氣中的水蒸氣(一種天然溫室氣體)的數量,像救援毯一樣被困在熱量中。
臨界閾值
“這個數量的水蒸氣有一個臨界閾值,超過這個閾值,地球就不能再冷卻了,”說紀堯姆·查韋羅(Guillaume Chaverot),前UNIGE博士后學者,該研究的主要作者。
“從那里開始,一切都被帶走,直到海洋最終完全蒸發,溫度達到幾百度。
雖然以前的模擬只關注失控效應開始之前的溫帶狀態或失控后的不適宜居住狀態,但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是第一個模擬整個過程的人。
通過展示整個過程,可以說明從一開始就如何在高大氣中出現非常特殊的密集云模式,這增加了失控效應并使該過程不可逆轉。
“大氣的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查韋羅特說.
聲明說,他現在正在調查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是否會引發與太陽光度略有增加相同的失控過程。
氣候科學家警告說,如果地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上升超過1.5°C,我們就有可能引發無法控制的氣候變化.
雖然這與失控的溫室過程不同,但研究人員警告說,地球離“世界末日情景”不遠了。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