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陽光可能對阿爾茨海默氏癥的癥狀產生顯著影響
用光刺激大腦的關鍵部分有助于阿爾茨海默氏癥根據對涉及近 600 名患有這種疾病的人的研究的回顧,患者睡得更好,他們的心理行為癥狀也有所改善。
基于觀察到的最小副作用,中國濰坊醫科大學的研究小組認為這可能是一種可行的非藥物治療選擇。
該團隊進行了一次薈萃分析在15項試驗中,測試光療如何,或光生物調節(PBM),影響認知能力下降的癥狀。
PBM 使用光來刺激視交叉上核(SCN),大腦中參與調節睡眠的區域,也與阿爾茨海默氏癥的各個方面有關。該療法在以下方面顯示出希望緩解一些疾病的癥狀,包括冷漠,抑郁癥、激動和攻擊性。
在他們發表的論文中,研究人員指出,雖然阿爾茨海默病主要影響認知功能,但患有這種疾病的人也經常出現睡眠問題和心理行為癥狀。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可能包括“冷漠和抑郁行為,以及以夸張的運動活動和言語和/或身體攻擊為特征的激動行為”寫.
“睡眠障礙在阿爾茨海默病中很常見,70%的患者在早期階段會出現睡眠中斷。
十個人中有九個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人會經歷一種或多種這些心理行為癥狀。
研究人員指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通常通過減少戶外時間而減少暴露在光線下的時間,并且由于神經損傷、社交互動減少和與年齡相關的眼部問題,光敏感度降低。減少光照會對身體的晝夜節律造成嚴重破壞。
光療本質上是將患者暴露在模仿太陽照射的強光下,亮度高達 10,000 勒克斯大約半小時。視網膜受體將光信息傳遞到下丘腦的 SCN,它協調我們的生理節律– 天然24小時制.
而阿爾茨海默病的光療一直備受關注,作者表示,目前還缺乏對其療效和安全性的綜合研究。
他們的分析包括 15 年至 2005 年間在七個不同國家進行的 2005 項關于阿爾茨海默病或癡呆光療的隨機對照試驗。598名患者中的大多數 - 年齡在60至85歲之間 - 患有輕度至中度癡呆。
“總體而言,結果表明,光療有助于緩解睡眠效率、睡眠質量、情緒低落、照顧者負擔和激動行為,”該團隊寫.
然而,本研究中的光療干預涉及使用各種波長和時間的各種技術。
研究人員還強調,薈萃分析中包含的研究樣本量小,患者群體,癡呆類型和嚴重程度不一致。一些納入研究的隨機性也不清楚,這表明存在潛在的偏倚。
“目前的藥物治療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臨床癥狀;然而,他們不能阻止或逆轉病理過程,“作者寫.
“此外,阿爾茨海默氏癥藥物具有腹瀉、肌肉痙攣、虛弱、惡心、嘔吐和失眠等副作用,顯著降低了患者對此類藥物的依從性。
因此,尋找其他方法來治療癥狀是有價值的,盡管由于我們還不知道的強光照射可能會產生不良后果。
該研究小組總結說,該研究強調了光療作為阿爾茨海默氏癥癥狀的可能治療選擇,并呼吁進行進一步、更大規模的試驗,以確認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該研究已發表在PLOS ONE一號.